搜索
收藏
認真把握偉大建黨精神的科學內涵
時間:2022-02-23 來源:淮南日報 作者:趙明康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精辟概括了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內涵,明確要求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fā)揚光大。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形成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偉大建黨精神就是我們黨的精神之源,是激勵一代代共產黨人開辟偉大道路、創(chuàng)造偉大事業(yè)、取得偉大成就的不竭精神動力。
今天,我們實現(xiàn)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正在意氣風發(fā)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新征程上,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偉大號召,傳承好偉大建黨精神,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繼續(xù)為實現(xiàn)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
一、堅持真理、堅守理想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政治品格的根本和靈魂。一百年來,一代代共產黨人前赴后繼、無私奉獻,正是因為堅信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jīng)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
回望百年黨史,從嘉興南湖之畔的一葉紅船,到今天揚帆遠航的巍巍巨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越來越閃現(xiàn)出耀眼的光芒,就是源于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1920年2月,陳望道潛心翻譯《共產黨宣言》,“蘸著墨汁吃粽子”,還說“真理的味道非常甜”。這個故事彰顯了中國的共產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救國真理的渴求,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信念。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將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并將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chuàng)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創(chuàng)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只有做到理論上的清醒,才能做到政治上的堅定。在新征程上,我們要繼續(xù)奮力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堅持馬克思主義真理,堅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信一代又一代人接續(xù)奮斗,一定能克服困難、贏得勝利,一定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二、踐行初心、擔當使命
把“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作為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內容,標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根本價值取向,闡明了中國共產黨人作為革命者的本真身份,揭示了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不竭動力源泉。牢記和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是貫穿我們黨百年奮斗史的一條紅線。
與西方政黨不同,中國共產黨從來就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中國共產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一百年來,我們黨經(jīng)過北伐戰(zhàn)爭、土地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兌現(xiàn)了“人民當家作主”的莊嚴承諾。“到2020年現(xiàn)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我們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我們黨以“我國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了全面勝利,現(xiàn)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qū)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的舉世矚目成績。
2019年6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回顧黨的歷史,為什么我們黨在那么弱小的情況下能夠逐步發(fā)展壯大起來,在腥風血雨中能夠一次次絕境重生,在攻堅克難中能夠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處于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義無反顧向著這個目標前進,從而贏得了人民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
中國共產黨以雄辯的事實兌現(xiàn)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莊嚴承諾。我們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披堅執(zhí)銳、頑強奮戰(zhàn),共同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進。新征程上,我們要繼承發(fā)揚偉大建黨精神,必須站穩(wěn)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推動人的全面發(fā)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三、不怕犧牲、英勇斗爭
不怕犧牲、英勇斗爭,這是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具備的鮮明品格,而且貫穿于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時期,熔鑄成我們黨歷經(jīng)百年風雨而風華正茂、飽經(jīng)磨難而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世界上沒有哪個政黨像中國共產黨這樣,遭遇過如此多的艱難險阻,經(jīng)歷過如此多的生死考驗,付出過如此多的慘烈犧牲。
革命是要流血犧牲的,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李大釗先生提出“犧牲永是成功的代價”的勇猛勇進犧牲精神,在哀悼病逝的孫中山的挽聯(lián)中號召民眾“遵依犧牲奮斗諸遺訓,成厥大業(yè)慰英靈”;偉大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方志敏被捕后堅貞不屈,依然憧憬著“可愛的中國”,號召民眾“人一定要有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不要被一時的困難所嚇倒”。憑借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精神,無數(shù)先烈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為我們鋪就了光明前路,我們不會忘記;在脫貧攻堅斗爭中,1800多名同志將生命定格在了脫貧攻堅征程上,我們不會忘記。他們前赴后繼,用滿腔熱血灌溉革命之花,以寶貴生命托舉中華家園,書寫下風雷激蕩的紅色篇章,淬煉出可歌可泣的偉大建黨精神。
奮進第二個百年目標,我們要繼承發(fā)揚偉大建黨精神,增強憂患意識,強化底線思維,始終居安思危,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科學判斷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既堅定前進、敢于斗爭,又沉著應對、善于斗爭,在黨的領導下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堅決奪取新的勝利。
四、對黨忠誠、不負人民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和崇高的境界情懷。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的首要政治品質。唯有對黨忠誠,才會不講條件、不計得失,為黨分憂、為黨盡職,永葆共產黨人先進性本色。不負人民,是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崇高情懷。就是不辜負人民的期望,不辜負人民的重托,竭盡全力為人民謀幸福。
從本質上說,忠于黨與忠于人民是一致的。對黨忠誠不僅是入黨宣誓時的莊嚴承諾,更要體現(xiàn)在為人民服務中。忠于黨的出發(fā)點就是解決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個根本問題,落腳點就是為了人民、服務人民、不負人民。100年來,我們黨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與人民融為一體,風雨同舟、生死與共,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每名黨員對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多關心,對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多上心,做到心中有真實底數(shù),腦中有真知灼見,手中有真招實策,認真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現(xiàn)實的問題,才能贏得人民支持擁護,才是對黨的最大忠誠。
當今世界正經(jīng)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既面臨著難得的發(fā)展機遇,也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我們必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賡續(xù)共產黨人精神血脈,用黨在百年奮斗中形成的偉大精神滋養(yǎng)自己、激勵自己,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昂揚奮發(fā)的精神狀態(tài)做好各項工作,努力創(chuàng)造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業(yè)績,不斷書寫中國共產黨人新的精神史詩。
責任編輯:張緒梅 高林
執(zhí)行編輯:柏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