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傳播者、實踐者
時間:2022-06-17 來源:拂曉報 作者:曹振彪
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必須長期堅持的重大政治任務,黨員干部要堅持精學精讀、活學活用、常學常新,把學習作為提升工作水平、練就過硬本領的基本功、必修課,自覺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傳播者、實踐者。
虛心請教當學生,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籌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走心,黨員干部首先要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學深悟透其中的精髓要義、豐富內涵、實踐要求,自覺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當作一種生活習慣和精神追求,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其次要虛心當好群眾的學生,深入一線問計于民、問智于民,最大限度地擴大參與度、提高覆蓋面,積極營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習”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的濃厚氛圍。“關鍵少數”要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結合工作崗位聯系實際學、全面系統學,做到學得深、跟得上、記得牢,最大限度發揮“點亮一盞燈,照耀一群人”的效應。再次要聚焦學習主題,力求學有所獲。自覺帶著感情學、帶著責任學、帶著使命學,采取個人自學、輔導報告、集中研討、交流體會等方式進行專題學習,努力做到學出忠誠、學出使命、學出擔當、學出覺悟、學出信仰,著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凝心聚力抓宣傳,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傳播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步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正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富有理論定力、實踐偉力、時代魅力的根源所在。黨員干部首先要立足新時代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豐富實踐,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其中的堅定理想信念、真摯人民情懷,把握蘊含其中的堅定政治立場、無畏擔當精神和鮮明問題導向。其次要圍繞理論學習的“關注點”“疑問點”,主動當好解疑釋惑的“輔導員”和“宣傳員”,不斷提升精準傳播水平。再次要不斷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理論武裝工作的對象是人,人在哪里重點就應該在哪里。組織新聞媒體圍繞理論熱點開設專題專欄,做好解讀闡釋文章;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方法創新媒體傳播方式,積極制作微動漫、短視頻、表情包等富含新時代元素的作品,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宣傳效果;動員社科理論骨干開展理論宣傳普及,力爭做到通俗化闡釋、多樣化傳播、分眾化普及、對象化宣講,講清楚科學理論的真理、道理,更好傳遞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推動我們黨的事業始終保持朝氣蓬勃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求真務實謀發展,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實踐者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要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和艱難險阻,最根本的就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從中汲取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真正鑄進血脈靈魂。黨員干部首先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聚力抓好發展第一要務。其次要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堅守初心使命,堅持學以致用,強化政治擔當,以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效檢驗學習貫徹效果。再次要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一以貫之苦干實干,將所學所思所悟與本職工作相結合,體現在言行上、貫穿到工作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發揮理論武裝的真正效力。當前,我們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已進入新發展階段,時代召喚我們,面對日趨復雜的國際環境,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黨員干部務必保持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埋頭苦干,勇毅前行。要以“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勁頭,下足“繡花”功夫的精細,“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力度,辦好人民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關鍵少數”要堅持問題導向,大興調研之風,深入一線“焦點訪談”,鼓勵群眾“實話實說”,篤守人民立場,厚植為民情懷,以務實舉措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張緒梅 高林
執行編輯:柏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