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讓憲法之光照亮新征程
時間:2023-01-06 來源:合肥日報 作者:王方寶 江 慧
“法者,天下之程式,萬事之儀表也。”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制度體系,更好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維護憲法權威。”這充分說明了在新征程上我們要實現新的奮斗目標,必須將憲法精神根植于中華大地,銘刻在中華兒女心田。
實踐證明,我國現行憲法符合國情、符合實際、符合時代發展要求,是我們國家和人民經受住各種困難和風險考驗、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根本法制保證。新時代十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強調“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把憲法擺在全面依法治國十分突出的位置,對中國憲法鮮明性質地位、重大作用、豐富內容、實施保障等作出了體系化的論述,闡明了“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這個原創性命題。十年來,通過“國家憲法日”“憲法宣誓”等各種途徑和方式有機集成、有效貫通,厚植了憲法信仰,營造了全社會遵從憲法的憲法文化與氛圍,更好展現了國家根本法的保障功能,成為中國之治的制度根基和最高法律表現形式;通過設立中國特色憲法監督專門機構,加強合憲性審查和備案審查工作,依據憲法作出重大決定,激活了憲法條款,這一系列制度安排和舉措使我國的憲法實施水平邁上了新臺階。
我國現行憲法歷經五次修訂,既反映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變化以及對成熟豐富的改革成果的確認和鞏固,更著重體現了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的不斷確立。憲法最核心的出發點就是對全體國民權利和福祉的保護,其最終的落腳點就是實現公民權利保障法治化,其他所有法律都是在憲法的總體框架下制定和運行,任何法律條款都不得與憲法精神相抵觸。憲法看似高遠莫測,實際卻是我們身邊最為重要和最值得關注的制度,憲法應當也必須成為一門國民必修課。
我們要深刻認識憲法在新時代的重大意義。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在新的征程上,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弘揚憲法精神,樹立憲法權威,全面貫徹實施憲法,對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意義。
我們要充分發揮憲法在新時代的重要作用。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憲法與國家前途、人民命運息息相關。維護憲法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尊嚴,就是捍衛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保證憲法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我們要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制度體系,更好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推動憲法根基愈加鞏固,憲法權威牢固樹立,憲法效力不斷彰顯。
我們要不斷厚植人民群眾對憲法的真誠信仰。“良法善治,民之所向”。要通過一系列具有鮮明特色、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活動,持續不斷地加強憲法學習,講好中國憲法故事,普及憲法知識,讓抽象的憲法條文與具體現實之間構建起緊密聯系,要使每一天都成為憲法精神的“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使人們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讓憲法條文從文本走入生活、融入社會,進入尋常百姓家,從而使每個人都成為憲法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