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在青春的賽道上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
時間:2023-07-14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劉秉印
青年強,則國家強。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強調,青年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中國青年才會有力量,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才能充滿希望。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加,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任重道遠。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青年“要牢記黨的教誨,立志民族復興,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取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新時代新征程,廣大青年要充分發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特質和精神,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洪流中踔厲奮發、勇毅前進,在青春的賽道上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
有理想
青年的理想信念關乎國家未來。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理想信念的堅定,來源于思想理論上的清醒堅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堅定的理想信念,必須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之上。”新時代中國青年堅定理想,要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引,不斷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理論學習是一個常學常悟、常悟常新的過程。廣大青年必須把理論學習作為一種生活習慣和精神追求加以培養,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堅持多思多想、學深悟透,全面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精髓要義、實踐要求,做到整體把握、融會貫通。理論學習的最終目的在于應用,要大力弘揚馬克思主義學風,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在深學細悟篤行中提高理論素養、堅定理想信念、增強能力本領,把樹立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作為立身之本,努力成長為黨、國家和人民所期盼的有志青年。
敢擔當
青年敢擔當,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興旺發達的希望所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重任。”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承擔起時代賦予的重任,時刻銘記對黨的責任、對國家的責任、對民族的責任、對人民的責任,做到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新時代十年,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在發展過程中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需要拿出“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概,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廣大青年要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銳氣,勇當先鋒、勇挑重擔,深入基層、深入一線,不畏風險、迎難而上,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沖得出來、頂得上去,時刻保持頑強的斗爭精神、堅韌的斗爭意志,不斷提高擔當能力和本領,勇立時代潮頭,爭做時代先鋒。
能吃苦
不怕苦、能吃苦是新時代中國青年應有的樣子。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的回信中,高度肯定了新時代中國青年“自找苦吃”的精氣神,這既是對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殷切期望。“吃苦”是青年成長成才的必經之路,具有豐富的時代內涵與實踐要求。隨著時代的變化與發展,“吃苦”的內在要求和外在形式也在不斷變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今天,我們已經實現全面小康,“苦”已經不是缺衣少食的物質之苦,不是身體上的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們所強調的“吃苦”,更多體現在科技攻關崗位,為了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甘坐冷板凳;是指在搶險救災的前線,為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沖鋒陷陣、不怕犧牲;是指在鄉村振興的主戰場,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摸爬滾打、忘我工作;是指在保衛祖國的邊疆,為了國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無畏無懼、用心守護……“吃苦”應當成為一種主動行為,敢于善于“自找苦吃”。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增強“想吃苦”的自覺,摒棄“驕嬌”二氣,主動到艱苦的環境接受鍛煉,主動承擔急難險重任務;壯大“敢吃苦”的膽識,在面對困難、挑戰、挫折時不屈不撓,面對急難險重、棘手任務時敢于沖鋒陷陣;磨礪“能吃苦”的品質,勇于到經濟建設主戰場、社會建設新領域、科技創新最前沿、重點項目第一線、基層實踐大熔爐,在吃苦中歷練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不屈不撓的意志品質、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
肯奮斗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殷切囑咐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勇于砥礪奮斗。民族復興的使命要靠奮斗來實現,人生理想的風帆要靠奮斗來揚起。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把奮斗作為青春最亮麗的底色,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把青春和夢想融入國家和民族事業中,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激情奮斗。站穩人民立場,在服務人民、造福人民的事業中綻放青春之花。在實踐中練就過硬本領,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強化理論武裝,將科學理論轉化為指導工作的有力武器、有效法寶。刻苦學習科學知識和技能,投身火熱的社會實踐,提高自身素養,增長干事創業的才干,讓青春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進程中綻放異彩。
(作者:劉秉印,系浙江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寧波大學潘天壽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