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來安縣水口鎮:打造無處不在的“百姓宣講”
時間:2023-10-08 來源:中安在線 作者:李悅
鑼鼓一響,理論開講。在來安縣水口鎮水東村群眾廣場上,十番鑼鼓拉開理論宣講的序幕,現場掌聲熱烈,群眾笑臉盈盈,又到了百姓“宣講時間”,宣講員將政策內容融入音樂、鼓點,節奏輕松、語句易懂,群眾聽得“有滋有味”。
正是這樣無處不在的“百姓宣講”,打造出了水口鎮理論宣講的“特色樣板”,在水口鎮,群眾隨時隨地都能與新思想、新理論、新政策“接軌”,化身理論宣講員,接過理論宣講的“金話筒”。這一切變化源于水口鎮在創新方式方法推進基層宣講工作上的有效探索,近年來,水口鎮堅持“黨建引領、組織協調、創新發展”的工作思路,突出宣傳闡釋,創新宣講方式,整合宣講資源,打造宣講“樣板間”,讓“百姓宣講”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進而獨具匠心、別出心裁,在全鎮掀起理論宣講的強大熱潮。
建場地,百姓宣講“精準投放”
基層宣講要想及時、深刻,離不開靈活多變的應用場景,為讓“百姓宣講”場景設置更為生動、精準,水口鎮堅持資源整合,打造宣講場地。昔日,廢棄的村部化身移風易俗主題公園、二十四孝家風長廊,破舊廠房一改舊容,“呇味文化館”走進群眾視野,閑置公園、破舊村落舊貌換新顏,主題墻繪實用又亮眼,“百姓宣講”精準投放,理論宣講入腦更入心。
如今,全鎮已建設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16個,移風易俗、婦女權益保障、全民健身等主題新時代文明實踐點8處,基本覆蓋所有街道、行政村,逐漸成了基層理論宣講工作的主舞臺、宣講工作品牌的試驗田和創建基層學習型黨組織的示范點。水口鎮依托這些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宣講陣地,開展各類基層宣講活動近百場,構建起立體化、多層次、多樣化的大理論宣講格局。
創品牌,百姓宣講“別出心裁”
“新風新貌新氣象,移風易俗要知道,不可攀比要節儉,美化環境共受益……”在武集村移風易俗主題公園里,“呇語”宣講員面向武集小學師生作“推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主題宣講。
近年來,水口鎮創新推出的“呇語”宣講品牌成長快速、成效明顯,以“呇明星”宣講隊伍為核心的10支宣講隊伍,通過理論闡釋、政策解讀、文藝表演等形式,將“呇語”宣講品牌引向基層一線,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和惠民政策在基層一線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在宣講品牌“呇語”的正向帶動下,又形成了眾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理論宣講子品牌,如清水村“貼心娘家話”等、上蔡村“文化心語”等,形成“爭創品牌、服務創新”的生動局面。同時,水口鎮堅持理論與文藝相融合,通過高質量的宣講、接地氣的演繹,生動、形象地進行宣講闡釋,讓理論“聲聲”入耳,讓思想“聲”入人心。截至目前,共開展各類主題宣講110余場次,覆蓋群眾2800余人。
破難題,百姓宣講“縱橫延伸”
要讓群眾足不出戶接觸到最新思想、最新訊息,感受指尖“微宣講”,破局是關鍵。近日,在水口鎮黨員群眾的身邊,多了這樣一個小伙伴——智慧黨群服務平臺“紅色小管家”。群眾通過使用紅色小管家程序便可輕松獲取想要了解的政策咨詢,志愿者依據文明網點單情況,圍繞鄉村振興、防電信詐騙等重點工作,結合秋風、寒露等二十四節氣、中秋、國慶等傳統節日,推出指尖“微宣講”作品,不斷滿足基層黨員干部群眾多樣化、個性化理論需求,使理論宣講“縱橫延伸”,實現全覆蓋、有成效。
除了線上、線下的靈活銜接外,宣傳員的有效聯動也同樣是水口鎮積極做好理論宣講“百姓答卷”的“高分秘籍”。近年來,水口鎮積極組建黨員干部、新鄉賢、鄉村草根、返鄉創業人群等宣講隊伍,以群眾口吻、百姓視角生動闡釋群眾想聽、愛聽、熱衷于聽的理論內容。文藝宣講員與理論宣講員的巧妙搭配,使得枯燥的宣講“耳目一新”“妙趣橫生”;道德模范宣講員的全情加入又使得理論宣講不僅“進耳”更加“入心”。“百姓宣講也能‘日日新,又日新’,如此便捷、生動不被群眾熱衷才怪哩!”宣講員丁伯義打趣道。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