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徽:讓改革旗幟在江淮大地高高飄揚
時間:2024-08-12 來源:安徽日報 作者:
八月一日至九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省委宣講團赴各地各單位開展二十二場集中宣講,線上線下受眾近十四萬人——
讓改革旗幟在江淮大地高高飄揚
8月的江淮熱浪涌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熱潮在14萬平方公里的沃土上奔涌。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有什么重大時代意義和深遠歷史影響?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有什么基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有哪些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哪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連日來,省委宣講團將一個個問題的答案整理成“教案”,將一條條典型的經驗梳理成“案例”,走鄉村、到社區、進學校、探企業、訪院所,把我們黨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堅定決心傳遍江淮大地,把全會精神全面準確、科學嚴謹地帶給廣大干部群眾。
一堂堂報告會,通過電視電話會的形式將“理論干貨”同步直達基層;一次次調研,理清基層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重點和難點;一場場座談,面對面回應各條戰線改革發展道路上的關切和困惑。
“非常及時!非常解渴!”合肥市蜀山區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郭立海說,聆聽省委宣講團答疑解惑,更加堅定了深化改革、攻堅克難的決心。《決定》提出,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郭立海表示,下一步,將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以全面深化改革為牽引,對標對表全力抓好工業經濟運行分析監測,賦能賦智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抓實工業企業、中小企業梯度培育,跟蹤服務、推進重大工業項目落地,全面落實各級惠企政策,深化細化包聯服務機制。
在省屬金融企業的報告會上,系統闡釋金融領域重點改革任務;在面向民營經濟領域的報告會上,深入解讀科技體制改革對民營經濟的推動作用;在教育系統的報告會上,全面宣講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在蕪湖市“政產學研金服用”主題沙龍上,與研究機構、金融機構、創新型企業以及高校的代表面對面互動交流……既有政治高度和理論深度,又聯系國際國內形勢和安徽實踐,省委宣講團對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開展精準指導和系統輔導,在江淮大地增進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強烈共識。
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安徽是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的“排頭兵”。黃山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汪鈺說:“《決定》提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作為一名‘三農’戰線上的干部,要堅決扛起使命擔當,立足黃山農業農村發展實際,準確把握城鄉融合發展方向,注重統籌謀劃,聚焦重點難點,突出要素集成,認真做好產業發展、鄉村建設、農村改革等‘三農’重點工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決定》關于醫療、教育、就業、文化等方面的內容,讓人民群眾尤其是年輕人備受鼓舞,更是省委宣講團著力宣講、系統闡釋的重中之重。一組組詳實數據,展示黨和國家取得的重大成就,堅定人民群眾對黨和國家改革發展的信心;一條條務實舉措,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省委宣講團宣講內容全面、透徹、實在,讓我聽了很受啟發和鼓舞。”合肥市五十中學東校教育集團黨委書記、校長張斌表示,教育牽系千家萬戶,《決定》提出的“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等任務,令自己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學校將努力打造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的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教師隊伍,同時堅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努力培養更多志存高遠、德才兼備、勇于開拓、全面發展的人才。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決定》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的重大任務,令來安縣文旅局局長張漢奎倍增干勁。“我們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以文旅深度融合工程為主抓手,強化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開發理念,找準文旅融入發展的切入點和著力點,把深化長三角文旅合作與公共文化服務、非遺文化保護利用、紅色旅游發展等結合起來,共同開拓優勢旅游資源,構建出文旅全域共建、共融、共享的全新局面。”張漢奎說。
思想在交融,共識在凝聚,力量在傳遞。廣大干部群眾紛紛表示,省委宣講團站得高、講得透,讓大家更加深刻領會全會精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將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全面學、深入學,學深悟透全會精神,立足工作實際,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各項改革任務的落地落實,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記者 張理想)
責任編輯:吳曉云
執行編輯:葉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