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阜陽:群眾教會我宣講
時間:2024-09-09 來源:《時事報告》 作者:胡曉嵐
◎胡曉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人民面前,我們永遠是小學生”。
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青年宣講員,6年間,我和我的團隊幾乎走遍了安徽省阜陽市的所有城區和鄉村。通過大大小小近千場的面對面宣講,我們深刻體會到,宣講工作要做好,要做出成效,就必須扎根群眾、融入群眾,不斷汲取群眾智慧。
記得我剛開始做宣講工作時,總感覺和對面的觀眾隔著些什么。后來,我詢問了幾位爺爺奶奶。他們說,“孩子,你懂的道理多,你說的,有的俺們懂,有的俺們聽不懂,俺們不知道該跟你說什么”,“以后,你坐上面之前,可以先跟俺們聊聊天,說說今天要講啥”。
從那以后,但凡下鄉鎮、進鄉村,我都會提前到場,先和大家聊聊天。“爺爺,我感覺咱們村比我上次來,變化好大啊,村里美多了,你說說咱村是咋變化的?”“奶奶,我感覺您精神頭好得很,您咋保持的呀?”“最近生活中,有沒有遇到什么高興事,或者困難?”就這樣,爺爺奶奶就會樂呵呵地打開話匣子,熱情地和我聊起來。他們會告訴我村里是怎么變美的、變富的,有時還會跟我說一些家長里短,讓我“主持公道”,評評理。
一而再,再而三,我和鄉親們打成了一片。在和大家的聊天中,我聽到了他們關注的熱點,了解了他們關心的難點、痛點,并根據這些情況來調整自己的宣講內容和宣講方式。在王家壩,大家高興地與我分享見到習近平總書記時的細節,自豪地向我細數王家壩的發展變化;在太和縣,徐淙祥爺爺向我細述收到總書記回信時的激動心情,講述他們一家三代人是如何科學種糧的……通過大家的講述,我和我的團隊收集到了豐厚的宣講素材。
習近平總書記說:“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我切身體會到,群眾并不是對黨的理論方針政策不感興趣,而是非常希望了解,更想知道生產生活中自己該怎么去做。每次宣講,幾乎都有這樣的問題——“國家最新政策是什么?”“我們該怎么發展?請給我們支支招。”渴望發展、渴望富裕,是大家共同關心的話題。我們宣講員要做的,就是要結合黨的理論方針政策,把群眾關心的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我們不僅要善于結合典型事例、典型人物來宣講,也要學會運用其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如我現在就學會了打快板兒、唱歌曲、說三句半,這些方法對引起群眾興趣、拉近感情、活躍氣氛,很管用。
現在,不少人受到宣講的感動和啟發,報名參加了我的工作室,他們中既有專職宣傳工作者,也有兼職的大學生和群眾中熱愛宣講的積極分子。工作室精心打造的“青年論道”宣講團,已入選共青團中央2024年全國大學生西柏坡精神志愿宣講團、“鄉村振興”志愿服務團和“七彩假期”志愿服務團。
(作者單位:安徽省阜陽市潁東區總工會)
責任編輯:馬 靜
執行編輯:吳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