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六安霍山縣:聽“五老”講好紅色故事
時間:2024-09-11 來源:安徽日報 作者:
前不久,77歲的全國“最美五老”、霍山縣關工委主任邵必貴來到霍山縣衡山鎮西城中心學校為1000余名師生和家長作紅色文化教育宣講報告。一張老照片、一枚紀念章、一本證書……邵必貴從隨身攜帶的包里一件一件地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傳家寶”并向孩子們聲情并茂地講述著“傳家寶”背后的紅色文化故事。20多年來,邵必貴宣講的足跡遍布江淮大地,義務宣講近400場次,受眾達20萬人次。
霍山縣歷史悠久,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是蘊涵豐富紅色文化資源的熱土。近年來,該縣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持續打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紅色教育工作品牌,團結帶領全縣廣大“五老”始終保持“隔代親”的熱情、“隔代懂”的能力、“隔代教”的效果,把“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教育常態化,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培養青少年愛黨愛國的情懷,引導和樹立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將紅色文化資源建設納入城鄉規劃,同步推進,對紅色文化資源進行通盤開發,整合利用。霍山縣修繕舒傳賢故居等革命遺跡,在加強對原有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的維護、擴建和改造的同時,新建大別山安徽紅色區域中心紀念館等紅色場館,打造紅源、淠西等多處紅色文化廣場,打造既體現優良傳統,又反映時代傳承,貼近青少年成長的現代化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持續打造紅色文化品牌,霍山縣各學校與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結成“對子”,立足本土紅色文化資源,用好“家門口”的紅色文化資源“活教材”。目前全縣18所中心學校和6所直屬學校都建立了聯系點,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活動。
“黨是陽光我是苗”書畫比賽、“中華魂”讀書征文、“歌詠經典進校園”……為使紅色文化教育走深走實,縣關工委采取多種形式,開展紅色基因傳承活動,讓“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品牌“立起來”、內容“活起來”、形式“多起來”、質量“高起來”、特色“強起來”。各鄉鎮關工委利用村(社區)“陽光驛站”,面向轄區兒童尤其是留守兒童,大力宣講紅色文化故事,賡續紅色血脈。
“紅色文化資源,喚醒紅色記憶;紅色文化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紅色文化教育,點燃紅色星火。”霍山縣關工委負責人說,全縣各級關工委通過一系列務實舉措,努力讓紅色文化教育融入青少年教育之中,使紅色血脈不斷滋養著老區人民奮勇前行。
責任編輯:馬 靜
執行編輯:吳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