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徽歙縣:揚生態宣講之帆 繪美麗新安畫卷
時間:2025-08-29 來源:黃山學習平臺 作者:中共歙縣縣委宣傳部
歙縣“你好,新安江”宣講團始終以傳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核心,緊緊圍繞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合作區建設,從隊伍構建、機制創新、陣地拓展、形式融合四個維度系統推進,努力讓“綠色話語”傳得更遠、扎得更深、觸得更實。
聚才育能,打造“梯隊式”宣講隊伍。堅持“專兼結合、梯次培養、動態優化”,打造出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的宣講隊伍。一是精心組建宣講隊伍。宣講團首批成員共8名,從“一江清水潤新安”進校園活動優秀輔導員及縣直宣傳骨干中選拔;后續持續從機關、學校、黨校及民間文化人士中增補成員,不斷優化隊伍結構。目前核心宣講員已達46人,形成老中青結合、多專業背景互補的梯隊化宣講隊伍。二是系統實施培養機制。建立“宣講專家資源庫”,特邀黨校教師和環保部門專家開展系統性培訓;實施“導師傳幫帶”制度,為新成員及需提升者配備骨干導師,制定個性化培養計劃,通過共備講稿、實戰演練、現場復盤等方式全面提升宣講能力。三是打造專業化訓練平臺。全市首家宣講團“訓練營”在歙縣數字鄉村館建成投用,集成理論學習、技能實訓與課程研發功能,標志著宣講隊伍建設邁入體系化、平臺化的新階段,為宣講員能力持續提升提供堅實支撐。
機制創新,構建“全周期”管理模式。建立起“雙牽頭、多聯動、閉環管”的工作體系。一是健全組織架構。由縣委宣傳部、縣新保中心共同牽頭,縣委黨校、文旅體局、農業農村局、教育局、生態環境分局、團縣委、婦聯等多部門協同參與,明確職責分工,形成聯動合力。宣講團設團長1名、副團長2名,統籌策劃、內容審核、活動實施與后勤保障等工作。二是推進網格管理。下一步將按領域和片區增設小組長,實現更精細的網格化管理,進一步提升宣講活動的組織效率和覆蓋面。三是實施“四清單”工作法。通過“需求清單”精準識別群眾在理論、政策與技能等方面的實際需求;借助“計劃清單”定制差異化、個性化的宣講方案;依托“備案清單”完整留存宣講活動全流程資料;運用“評價清單”開展多維度滿意度測評,實現宣講工作從“單向傳播”到“雙向互動”、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轉變。
陣地融合,拓展“立體化”宣講場景。堅持“群眾在哪里,宣講就到哪里”,積極推動宣講場景從“平面”走向“立體”,初步構建起線上線下協同、實體與虛擬互補的宣講新格局。一是夯實線下實體陣地。依托新安江沿線9個鄉鎮的生態治理示范點、28個“生態美超市”、歙縣數字鄉村館“訓練營”以及深渡鎮黃山市“兩山”轉化創新實踐中心,打造“一江、一陣地、一基地、一中心”四大實體宣講平臺,開展場景化、體驗式宣講,增強群眾參與感和獲得感。二是拓展線上云宣講平臺。積極運用新媒體手段,打造“青清直播間”,制作微宣講短視頻、直播錄播等線上產品,推動宣講從“面對面”延伸至“屏對屏”,實現群眾“指尖學理論、云端聽宣講”,有效擴大宣講覆蓋面和傳播力。三是推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通過“線下沉浸+線上輻射”雙輪驅動,初步形成立體傳播網絡。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各類宣講150余場,覆蓋受眾超1.9萬人次;推出新媒體作品10余部,點擊量破萬次,切實提升了宣講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
形式破圈,打造“多元化”宣講語態。為提升宣講吸引力,積極推動宣講從“單一輸出”向“多元表達”轉型,打造四類特色宣講模塊。一是開展微課堂互動宣講。在百里大畫廊景區常態化開展生態補償科普、水質檢測實驗、有獎問答等互動項目,累計吸引超5000名游客和青少年參與。二是組織校園情景宣講。通過情景劇、知識競賽、手繪母親河等形式,走進全縣十余所中小學,覆蓋師生1700余人次,增強青少年生態保護意識。三是實施志愿巡河宣講。以“黨建+志愿”模式組織宣講員按月開展巡河活動,在沿江鄉鎮面向群眾宣講“兩山”理論和環保知識,推動理念入心入行。四是創新文藝融合宣講。結合非遺魚燈、民俗節慶等文化資源,開展沉浸式宣講活動,累計吸引游客超30萬人次,帶動消費1.4億元,實現文化傳播與經濟效益雙提升。此外,聯動農文旅集團推出“青清直播間”,嵌入政策解讀與農產品推廣,助推“歙采繽紛”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實現理論宣講與產業發展的有機結合。
產業融合,實現“多維價值”輸出。宣講不僅“講理論”,更成為“催化劑”,推動“兩山”理論轉化助力農文旅康融合發展,宣講成效在生態、社會、經濟、文化等多維度顯現。一是生態質量持續提升。浦口、街口國控斷面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水質穩定保持Ⅱ類,年輸送千島湖優質水體近70億立方米,水生生物多樣性顯著增加,“新安江模式”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二是環保意識明顯提升。通過多輪鄉鎮全覆蓋政策宣講、“生態美超市”垃圾兌換等活動,累計參與達6.2萬余人次,回收垃圾超910噸,村容村貌顯著改善,群眾逐步形成自覺保護新安江、主動參與生態實踐的良好氛圍。三是社會影響不斷擴大?!澳愫?,新安江”系列活動獲央視《新聞聯播》《中國青年報》《中國新聞網》等權威媒體報道,“生態美超市Plus”模式吸引浙江淳安等地前來交流學習,品牌效應日益凸顯。四是農文旅康融合發展。2025年上半年,全縣鄉村旅游收入達42.09億元,同比增長5.6%,接待游客491萬人次,農副產品銷售8.38億元;通過“青清直播間”等新型宣講方式助推“歙采繽紛”區域公用品牌發展,有效帶動農文旅康產業升級。五是隊伍素質整體提升。核心宣講員從8人擴充至46人,2人被聘為省委講師團基層宣講骨干和市級青年講師團成員;“你好,新安江”宣講團訓練營成為黃山市首個宣講工作室,隊伍結構不斷優化,能力建設持續加強。
未來,宣講團將繼續深化隊伍建設、拓展宣講維度、創新傳播語態,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和新安江生態故事“飛入尋常百姓家”。
責任編輯:馬 靜
執行編輯:吳誠誠